编码新时代:国内出品的第一款桌面端 AI IDE
笔者虽然曾为 Trae AI 开发成员,但该小册仅代表笔者作为 IC 的个人实践体验和看法,并不代表 Trae AI 团队的任何观点和长期规划,更多与 Trae AI 的相关信息请以 Trae AI 官网描述为准。
自从 2023 年初 GPT-3.5 掀起 LLM 热潮后,每个行业都因为 AI 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AI 开始融入各行各业并产生效率和工作形态的改变。以互联网领域为例,就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变化:
首先是基建层的逐步完善,各类基础 LLM 模型服务被推出,它们可以类比为操作系统或者各类云厂商平台,大趋势将逐步作为基座形态稳固并开源,随着赛马竞争的产生,最后获胜的几家将成为未来模型行业的底层基座。前几年从零训练模型的工作模式将越来越少,未来更多将是基于这些基础 LLM 模型的微调与扩展。
除模型服务外的基建层,还有多种检索增强的方式用来扩展模型的上下文,使得模型可以更加了解用户,做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推荐。就像几年前的今日头条和抖音,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并不完全是因为技术实现层面多牛逼,而是它在正确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,对用户的个性化视频推荐是最大的卖点。检索增强使得模型可以在各种垂类场景针对用户的习惯、场景进行更精准地答复,未来个性化的模型服务将会成为大的趋势。
而基建层的逐步完善将加速应用层的接入,并从各个层面提高应用层的能力。以 AI 编码为例,在几个月前 Cursor、Windsurf 的出世惊艳了很多开发者,与常规的 AI Extension 不同,Cursor 将 AI 能力集成到 IDE 中,AI 将对用户在 IDE 中所有的操作和行为路径都具备掌控力。
大量的用户路径、代码信息等内容的检索增强下,再配合能力在线的基础能力模型(例如 Cursor 3.5),创造了很多代码编程的奇迹,包含但不限于代码补全、个性化 Chat、问题修复、AI Agent 等多个能力,真正意义上地降低了编程门槛和提高了代码开发的效率。
虽然 Cursor 的能力足够惊艳,但它毕竟是一款由海外开发的应用产品。不考虑 VPN 等海外访问使用难度,收费各方面也是比较昂贵的,同时核心技术在海外会导致国与国竞争的垄断,像 ChatGPT 等应用一直有对中国地区的封闭。但因为 IDE 的开发门槛和技术难度都非常高,所以国内一直没有类似的竞品项目可以发布。
而 Trae AI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由字节跳动 IDE 团队开发的对标 Cursor 的 AI IDE,它是第一款由中国团队开发的基于 VSCode 内核的自研 AI IDE 桌面端产品。 Trae AI 团队有大量业内知名专家,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猪、死月,技术氛围浓厚平等,而且经过整个团队较长时间周期的研发、测试和严格的功能验证后才正式推出,欢迎大家的试用!。
除功能上与 Cursor 对标外,而且目前支持用户免费使用 Claude3.5、GPT-4o 等海外付费模型。不过因为模型协议等原因,Trae AI 目前是作为海外版发布,所以仍需使用 VPN 等方式访问下载使用。当前 Trae AI 已支持 Mac 端和 Windows 版本的下载使用。
Trae AI 的大致信息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,下文我们来具体聊聊 AI 编程领域各类竞品(Trae AI 、Cursor、AI Extension)之间的差异,Trae AI 在其中的优劣,以及个人层面为什么更推荐国内的开发同学使用 Trae AI 进行开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