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racter AI - 拟人化 AI 虚拟角色对话平台
Character AI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 LLM 的对话平台,用户可以与各种角色进行自然对话。利用先进的语言模型生成逼真的对话,旨在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。
产品信息一览
该产品可以看做是"**模型即产品",**整个产品交互页面的设计非常简单,初始开发团队并没有产品经理这个职能。
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
- 产品形态:基于网页和移动应用的服务。
- 主要功能列表:
- 与历史人物、名人、虚构角色进行对话。
- 用户自创角色,自定义角色的个性和对话风格。
- 具体应用案例或场景,根据公开的信息,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:
- 教育用途:与历史人物对话以学习历史。
- 娱乐用途:与虚构角色进行互动,增强娱乐体验。
- 创意写作:使用角色进行故事创作和情节发展。
产品盈利方式
提供付费订阅服务。使用免费版有对话量限制,会出现排队等待提示。
- 目标市场和特点: 面向广泛的用户群体,包括学生、创作者和普通用户,关注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。
聊天机器人的用户是谁?
用户数据(2024年7月数据)
用户地域分布
Character AI的用户分布全球各地,其中美国、英国、菲律宾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访问量最高的五个国家。
用户人口特征
用户群体中以18-24岁的年轻用户为主,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,表明该产品在年轻一代中尤其受欢迎。
用户兴趣分布
Character AI用户主要关注游戏、动漫、娱乐、科技和教育等领域,反映了平台角色创建的主要方向。
Character AI 最受欢迎的对话次数最多的前 10 个角色 BOT
以下是搜索出来的结果,多数都是动漫角色,每个角色都有多个 bot。(排名不分先后)
- Raiden Shogun and Ei
- Gawr Gura
- Yae Miko
- SM64 Mario
- Monika
- Hamlet
- Philosophers
- Stella
- Yandere
- Yae Miko
公司信息一览
- 公司名称: Character AI
- 公司地址:总部位于加州
- 网站地址: www.character.ai
- 创始人: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
公司画像
以下数据根据公开信息获得。
成立时间:2021 年
Character AI 于 2022 年 9 月进入公测,2023 年 5 月推出移动应用。
估值:10 亿美元
(2023 年完成了 A 轮融资,融资金额为 1.5 亿美元,融资时没有收入)
收入:预计 2024 年收入为 1670 万美元
员工:130 人左右
付费订阅用户:不到 10 万
日活用户:600 万,月活 2 亿左右
用户:2000 万
Bot 数量:超过 1800 万个机器人
谷歌收购
- 收购价值:25 亿美元
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签署了一项协议,授予非独家使用其大型语言模型的许可。
这次收购反映了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加剧,也是对 Character AI 技术实力的认可。
- 团队变化
约 130 名员工中有 30 名将加入谷歌,包括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以及部分研究团队成员。
大部分团队成员将继续留在公司,专注于产品的开发和用户服务。
创始人简介
Noam Shazeer
出生于 1976 年,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者,是著名论文"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"的合著者。该论文描述了 Transformer 模型,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。
Noam 是 Google 的前 200 号员工。2000 年加入 Google 担任软件工程师,2009 年短暂离开 Google,在 2012 年加入了 Google Brain。据本人采访称,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深度接触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。在谷歌工作 17 年,参与了多个重要的 AI 项目。
Daniel De Freitas
2015-2016 年, Daniel 参加了 Microsoft 旨在识别和培养最优秀人才的高潜力发展计划。
离开 Microsoft 后,Daniel 于 2018 年加入谷歌。曾启动并领导了 Meena 聊天机器人项目,并负责谷歌的 LaMDA 项目。
Daniel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语言专家。他会说英语和葡萄牙语,能说法语。
曾经的谷歌项目
- 谷歌的 Meena 聊天机器人
Meena 是谷歌开发的一种多轮开放域聊天机器人,拥有 26 亿参数,能够在各种主题上进行交流,而不仅仅局限于特定问题或任务。随着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提高,Meena 后来更名为 LaMDA。
Meena 的开发团队希望以有限的能力向公众发布这个聊天机器人,但谷歌公司高管拒绝了,理由是 Meena 违反了谷歌"关于安全和公平的 AI 原则"。这最终导致 LaMDA 的两位首席研究员 Daniel De Freitas 和 Noam Shazeer 的离开。
- LaMDA (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)
LaMDA 后来被认为是现代对话 AI 的重要里程碑。
第一代 LaMDA 最初于 2020 年作为 Meena 开发和推出,在 2021 年 Google I/O 主题演讲中宣布。
2023 年 2 月,谷歌宣布推出由 LaMDA 提供支持的对话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Bard(现为 Gemini),以对抗 OpenAI 的 ChatGPT 的崛起。
产品价值与挑战
用户活跃度与粘性
从日活数据来看,600 万日活,2 亿月活,表明用户对 AI 虚拟陪伴的真实需求。这些数据也可以说明 Character AI 具备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参与度。
然而,传统公司的用户日活/月活中位数是 51%,WhatsApp 是 85%,Character AI 这个数值是 41%,用户活跃度较低。
这种情况可能有几个原因:
- 用户对 Character AI 的依赖性不足,可能在初次体验后,没有形成持续使用的习惯
- 用户使用 Character AI 时未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,导致他们不频繁回访
- 用户以尝鲜体验新 AI 产品为主,对这类产品的长期需求存疑
商业价值
Character AI的商业化之路面临挑战:
- 投资回报率(ROI):高昂的运营成本与有限的订阅收入造成ROI偏低
- 订阅转化率:拥有2000万用户,但付费用户不到10万,转化率仅约0.5%
- 收入渠道单一:主要依赖订阅收入,缺乏多元化的商业模式
潜在的商业化策略
Character AI类产品可能的收入来源包括:
- 付费订阅(目前主要模式)
- 广告变现,内容赞助和合作伙伴关系
- 创作者收益分成模式
- 销售角色的虚拟商品
- 销售角色周边实物产品
- 角色人物的艺术和创作延伸
- 为个人定制虚拟助手
- 为企业定制虚拟助手
- 销售AI产品研发类的培训课程
- 与线下业务的协同发展
AI人才战略价值
谷歌以25亿美元的价格获取Character AI的技术许可和核心团队,体现了以下几点:
- 技术整合与加速:两位创始人对谷歌系统和技术非常了解,能迅速帮助谷歌在LLM领域取得进展
- 避免直接收购的策略:通过技术许可而非完全收购,可能有助于规避潜在的反垄断审查
- AI人才稀缺性:交易突显了AI行业,特别是拥有实际产品开发经验的技术人才的稀缺性
这笔交易也体现了AI行业对人才的极度重视,特别是那些既有技术深度又有产品落地经验的专业人士。在AI行业,创新能力、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力等方面与纯技术能力同样重要,这些综合素质在当前AI人才市场尤为珍贵。
未来展望
Character AI代表了AI与内容创作、社交互动的交叉点,其发展方向可能包括:
- 更精细的角色定制:允许用户创建更复杂、更符合特定需求的角色
- 多模态互动体验:整合语音、图像甚至视频,创造更沉浸式的对话体验
- 场景与情境拓展:从简单对话扩展到特定场景下的角色互动
- 面向业务的解决方案:为企业提供客户服务、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定制角色
- 创作者经济整合:允许内容创作者将其角色IP与Character AI平台连接
尽管面临商业化和用户粘性的挑战,Character AI开创的AI角色扮演模式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社交和娱乐领域的巨大潜力,也为AI如何满足人类情感和社交需求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。